赏川剧精粹,续巴蜀传奇
川剧,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,有着300多年的历史;它既有阳春白雪的高洁,也有下里巴人的淳朴。近日,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、赓续历史文脉,传承川剧表演艺术,7月8日,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四川成都“绣青春,绎巴蜀”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成都三花川剧艺术传承中心,分别从川剧的妆容、服装服饰、表演动作技巧以及川剧表演艺术家们的亲身经历来感悟、弘扬川剧艺术的魅力。实践团队感悟了巴蜀之地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,弘扬“厚德,笃学,崇实,尚新”的工大精神。
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,流行于四川东中部、贵州、云南部分地区,是融汇高腔、昆曲、胡琴(即皮黄)、弹戏(即梆子)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剧种。2006年5月20日,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川剧起源于何时,语焉不详,多有歧异,在唐代就有“蜀戏冠天下”的说法,并在清代形成共识,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,吸收融汇苏、赣、皖、鄂、陕、甘各地声腔,形成含有高腔、胡琴、昆腔、灯戏、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“川剧”。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,唱腔美妙动人,最具地方特色,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。川剧帮腔为领腔、合腔、合唱、伴唱、重唱等方式,意味隽永,引人入胜。川剧语言生动活泼,幽默风趣,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,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。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,唱、做、念、打齐全,妙语幽默连篇,器乐帮腔烘托, “变脸”、“喷火”、“水袖”独树一帜,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。。明末清初,由于各地移民入川,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,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,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,与四川方言土语、民风民俗、民间音乐、舞蹈、说唱曲艺、民歌小调的融合,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,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——川剧的发展。
实践团队来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三花川剧艺术传承中心,三花”川剧团藏身于一个市场,他们没有绚烂的舞台,没有华丽的戏服,也没有宽敞的化妆间,有的只是朴实的演员和铁粉老戏迷,还有剧团三姐妹对川剧的痴迷与坚守团队成员俞沐澜、辛柏烨、唐璇三位同学分别体验川剧经典角色虞姬、仙姑和杨贵妃,从化妆到服饰再到舞台动作,亲身感受作为一个传统川剧演员的艰辛与不易。
(图为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四川成都“绣青春,绎巴蜀”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成都三花川剧艺术传承中心 俞典 罗共之 摄)
振兴川剧40多年来,一代代川剧人薪火相传、弦歌不辍,推动川剧传承创新发展。川剧传承“川流不息”,更是几千年记忆的演绎。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人才活力给养才能茁壮成长,文化传承更需要人才载体才能薪火永续。在学习过程中,我们与三花剧团川剧演员伍玉交谈得知,她说“川剧表演年轻人觉得好稀奇,就是从来没有体验过,很多年轻人说,我来体验一下。对我们这个行当有很多感兴趣的,也有很多年轻人来跟着学。他愿意,他对这个感兴趣,我肯定会传承给他,我们肯定会让川剧一直传承下去。”
通过实践团队在成都市的系列调研发现,川剧之所以“川流不息”,是因为其背后以人才驱动为导向的承文脉、育新人、创佳作。在现代化实践和活化利用方面,探索实施产业融合,实现川剧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无缝对接,涵养消费群体,助推传承传播,促进川剧艺术的产业化发展。同时,充分利用数字化常态保护实现川剧活化再现,搭建市县联动的非遗线上平台,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,实现川剧数字化共享。青年大学生回乡创业,用川剧带动产业发展,通过互联网、IP联动等方式,实现文化振兴,吸引外来游客学习传承非遗文化,加快文旅融合发展,推动川剧产业生活化、市场化、国际化,让川剧,川流不息!
作者:徐喆